同济大学机电厂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学实训基地
咨询电话:
021 -65988361

乙酰螺旋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模拟装置

产品中心 > 城市污水处理实验系列 > 乙酰螺旋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模拟装置

乙酰螺旋霉素制药废水处理模拟装置

TG-370-02
联系购买

乙酰螺旋毒素是一种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因此乙酰螺旋毒素废水中含有难降解成分,乙酰螺旋毒素废水处理在处理工艺上选择抗冲击负荷高的两相厌氧工艺作为主要的处理工艺。
两相厌氧工艺主要是将厌氧分为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两个反应器,可以分别提供各自佳生长环境一发挥各自大的处理效率,乙酰螺旋霉素废水首先经过产酸菌反应器进行发酵、水解酸化,产生大量有机酸、醇、H2/CO2,再进入产甲烷反应器,产生甲烷、水和二氧化碳。两相厌氧工艺的本质是相的分离,以保持产酸菌,产甲烷菌搁置的优势,确保废水外理的过程稳定,高效,对于7酰螺旋毒素废水这种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会抑制产电烷活性,也重要先在产酸菌反应器内分解并改变毒物的结构,消除抗生素的毒性,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一边产甲烷菌能更好的利用,乙酰螺旋霉素废水采用两相厌氧工艺是不二之选。
两相厌氧工艺设计原则:1产酸菌反应器尽可能结构简单,降低造价;2产甲烷菌反应器是有机物去除的主要场所,需要选择处理效率高的反应器,对结构要求严格。
产甲烷菌反应器可采用漓源环保设计的“复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较传统UASB厌氧有更好的污泥截留作用,提高污泥浓度,增加生物处理效率。“复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作用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代谢分解,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实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经过厌氧反应,不仅使CODcr显著降低,而目BOD5/CODcr值得到显著提高,降低后续外理工艺负荷,有利干后续反应的进行。厌氧采用中温厌氧,内部设置有高效的污泥拦截装置,均匀分布的上升流,使得反应器处理效率得到提升,厌氧后剩余污泥量少,性质稳定,可去除80~95%的有机物。